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法治宣传教育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近年来,靖安法院积极履行普法主体责任,通过完善普法机制、强化以案释法、创新司法公开等有效措施,全方位传播司法信息,讲好法院故事,营造法治氛围。2021年,该院获评江西省第十六届“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多年群众满意度位列全市法院第一。
“普法+党建” 筑牢法治宣传“主阵地”
“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普法工作指明了方向。多年来,该院坚持党建引领,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于每年年初制定普法工作计划,定期研究普法工作,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组建了一支以青年党、团员20余人的普法服务队伍,各庭室配备专职联络员,为法治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推进全民普法和守法,必须加强普法教育,学习宣传应首当其冲。为此,该院建立了“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会、专题学习会、报告会、座谈会常态推进……开展了“思政讲堂”“三会一课”“开年第一课”等配套活动,自学习制度建立以来,共开展各类集中学习82次。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把普法教育与属地红色文化有机结合,建立况钟法治廉政教育基地,扩大普法活动覆盖率。2022年以来,常态性地组织干警参观廉政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宪法宣誓等教育活动8次。
“普法+服务大局” 营造生态营商“好环境”
“法官不再高高在上,讲的全是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法律也不再晦涩难懂,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我们听的蛮有趣。希望今后能多多开展类似的普法宣传活动。”刚听完讲座的企业员工张某意犹未尽。
为进一步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普法宣传工作,一方面该院将巡回审判其作为实现精准普法的重要抓手,组建生态旅游巡回审判庭,构建“一心、两线、四点”多元调判办案模式。另一方面,成立“重大项目法官工作室”“府院联动园区联络处”“惠企快执中心”,推出“法官服务助百企”“进园区、惠企业”“企业特派员连心走访”等活动,改“坐堂办案”变“送法上门”,为县域200余家企业架起“连心桥”。2022年以来,该院受理涉企法律纠纷479件,审理涉环境资源审判类案件6件,发出全市首份《环境保护令》;开展巡回审判20余次,开展入户宣传120余次,法治讲座10余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600余人次,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普法+司法为民” 筑梦基层治理“新篇章”
把法律交给人民,让人民信仰法治。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海拔800米的山林时,该院59岁的乡村振兴普法专员刘斌已裹好防寒服,开始了新一天翻山越岭送法下乡的旅程。在这里,他用热爱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群众内心深处,用一场场接地气的法治宣讲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普法地图”。
“我承诺在宣讲活动中做到打铁自身硬,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重点宣讲什么。”2022年5月,该院乡村振兴工作队探索出“帮扶单位+村居‘两委’+社会力量”的法律共同体,建立“党群法律服务站”,以“轮值坐班”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针对性地开展以案释法,对群众的“普法订单”一一作出回复。青少年普法团队则通过“庭审进校园”“法治课堂”“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等方式,不断强化案例警示教育,开展课堂式、参与式、体验式普法活动,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2022年以来,该院开展各类线下普法活动26期,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让法治种子播进每个人的心底。
“普法+新媒体” 唱响司法作为“好声音”
“你给我讲这些法律条款,我听不懂也没啥用。”曾几何时,这样的尴尬局面让该院普法干警疑惑:什么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是群众喜欢的,什么时候的法治宣传教育才能达到效果?2022年3月,该院在做好传统媒体网站稳定性宣传基础上,开设官方视频号和抖音号,加速法治宣传工作由“图时代”向“视时代”转变。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组建新媒体专班,下设4个小组轮值,创新开展普法栏目一周一主题活动安排部署,变主管部门“独唱”为各部门“合唱”。同时,从法律类型、工作重点和执法司法工作等实际出发,分类别设置专栏,提供精准优质的法律服务。2022年以来,该院制作“普法剧场”系列短视频8期,其中2期普法类视频点赞量破万。设置“失信曝光台”专栏,推送3期失信被执行人,总点击量达50余万次。
明法于心,守法于行。全民普法和守法的崭新画卷仍在绘就,靖安潦河水畔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风气犹如春风拂面,在全县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