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聚合力系亲情促和谐丨多元解纷“真给力”
作者:甘帆、郑文英  发布时间:2023-02-24 17:24:00 打印 字号: | |

2022年8月1日,靖安法院多元解纷中心入驻县社会矛盾多元化解中心,至今共受理136起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6%。调解成功后出具调解书19件,司法确认75件,撤诉31件,经法院判决4件,驳回起诉1件。

多方联动聚合力

“困扰了我一年多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了,真的非常感谢你们的努力!”79岁的胡某激动地说。靖安县人民法院多元解纷中心在县委政法委的协调下,与镇政府、社区、村委会多方联动,凝聚合力,诉前圆满化解了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2021年6月,胡某将一间老房子租给80岁的熊某居住,但熊某自租房以来,一直未给付租金。熊某每天早出晚归,似乎有意逃避给付租金。胡某遂留意“堵”熊某,在难得“堵”上时,熊某直接表明没钱支付,不理会胡某,后来发展至耍无赖甚至威胁胡某,导致胡某再不敢追索租金。无奈之下,原告遂向社区反映情况并寻求帮助。经社区工作人员调解,熊某就所欠租金向胡某出具欠条一份,并给付了部分租金,尚欠2200元租金未付。无奈,胡某至县矛调中心,请求调处租金问题并强烈要求熊某腾房。考虑到该起纠纷,涉及老人的生活居住问题,法官在政法委的协调下与当事人所在镇政府、社区、村委召开联席会议,查明案件原由,进行分析研判,明确调解策略。

上门调解系亲情

“我付不起租金,你们要是判决要求我搬出房子,我就要睡到大街上去。”熊某无奈地说。入驻中心的法官为了解熊某的真实情况,多次上门调解,并与熊某户籍所在地的镇政府、村委会取得联系。得知熊某早年离异后只身来到靖安县城务工,如今年老体弱,收入微薄,与两个女儿和亲友都无来往,无钱给付租金,已难以继续在县城谋生。若机械性审理会激化矛盾,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为妥善解决老人日后生活和养老问题,法官多次主动联系熊某在外地的女儿,以家庭亲情为突破口,从情理和法理双管齐下,告知其父亲独自在外面临的生活困境,其作为子女应承担赡养、照看老人义务,应将老父亲接回老家照看。同时告知熊某其负有支付租金的义务,不可恶意逃避,其一人独居在外,无子女照顾,劝其搬回老家同子女共同生活,安享晚年。经过数次调解,最终熊某的一个女儿代其支付了拖欠的租金,并表示愿意将父亲接回老家生活。

群众点赞促和谐

“诶,要不是法官帮忙跑上跑下,和村委、社区积极沟通协调,两位老人家的日子可能都不好过啊”,见到过几次调解过程的社区工作人员小陈感慨道。边上的住户也是连连点头,“是啊,我们是这的老住户了,或多或少也听说过这件事情,能解决可真不容易,这事可真不好管!”

为保障熊某日后的正常生活,在熊某所在地的镇政府、村委会协助下,熊某腾出胡某的房屋,搬回老家居住。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同熊某的女儿妥善安排了熊某今后的生活问题。租户熊某非常感谢党委、政府和法院为其解决了今后的生活和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至此,案结事了,得到群众一致好评。胡某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租赁纠纷,熊某亦实现了老有所养,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接下来,靖安法院将依托多元解纷中心,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司法职能,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大格局,打造多元解纷新阵地。


 

责任编辑:靖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