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靖安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宗旨,以党建引领强基、文化建设铸魂、厉行法治提质,着力构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党建新格局。机关一支部三位一体推进“两个服务”支部工作法,让党建工作成为引领法院全面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司法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文化建设铸魂 做思想引领的先锋队
“意思是君子善于团结周围的人,但不拉帮结派;君子能够求大同存小异,争取最大的团结,又允许不同的意见存在……”这是思政讲堂上的一幕互动。今年以来,该支部以“思政讲堂”为平台,创新党课教育模式,政治生活从严从实从细,党员干警充分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拧紧“思想关”。
通过开展红色走读、观看红色影片等形式加强党员的党史教育,激励党员砥砺初心使命。着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廉洁素养,重视新入职党员干部和预备党员的思想教育,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教育引导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常态化开展作风评查,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通过形象、直观、立体的案例展示,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干警在真切实感中接受清廉教育。
二、党建引领强基 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大叔,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早上刚一上班,导诉员看到几位年迈的来访当事人,经询问得知,他们是一起劳务合同纠纷的当事人。他们的案件经调解员调解后被告没有按照调解协议支付劳动报酬,于是准备申请强制执行。考虑到申请人年龄偏大,可能不会使用自助立案设备,便引导其至对应服务窗口,帮助他们对材料进行了一次性修改并代为上传,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立案手续。“我们这些上年纪的人不会用电脑,多亏你们啦!不然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申请人感激地说道。
便民利民是诉讼服务工作的第一理念,诉讼服务中心是法院为民排忧解难的窗口,群众在这里第一次和法院“亲密接触”。为了打造在群众心目中的“第一印象”,该党支部在诉讼服务中心推行“118党员先锋示范岗”,督促党员干警自觉提升服务意识。此外,还开展了智慧化、数据化、无纸化立案、办案,推动诉讼服务提档升级;探索“特邀党员调解员+速裁”工作新模式,建立党员干部从前端调解到末端审判的“调解—速裁—精审”全链条“分调裁审”解纷机制;加强与外单位功能联动,将靖安特色的心理服务项目引入家事审判,按照“1+2”模式打造专业化家事审判场所,搭建 “心灵驿站”,做好家事调查、家事调解和情绪疏导,确保家事审判柔性化、专业化。今年以来,诉前调解案件数556件,调解成功481件,成功率86.51%。诉中民事案件经调解撤诉或签订调解协议463件,调撤率74.2%。
三、厉行法治提质 做服务大局的实干家
今年“六一”儿童节,支部党员为中源乡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们上了一堂法治课,通过为学生们讲解法律知识和身边的法律问题,及采取以案释法方式引领学生思考法律问题,在同学们的心中埋下法治的种子,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在工作中,机关一支部把党建作为厉行法治的红色引擎,找准结合点,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服务大局、司法为民三大领域,弘扬和传递“正能量”,推动党建工作和法治建设服务社会大局相互促进,相互映照。
一直以来,该支部党员时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司法便民、司法利民贯穿党建工作的始终。聚焦省委“双一号”工程重大战略,安排党员进行点对点订单式服务,获得企业一致肯定。今年以来,该支部9名员额法官对口走访107家企业,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35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80余份;着眼“双一流”靖安建设,该支部所辖行政(环资)庭主动与公安、检察、环保等部门对接,联合出台《靖安县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关于建立实施环境资源司法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等,推动建立“河长+庭长”机制,探索“生态司法+碳汇补偿机制”环资审判工作新格局,为靖安一流自然生态保驾护航;深化“双进双服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在创文创卫、疫情防控中,该支部党员勇于担当风险,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此外,还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优势,主动深入社区,开展多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获得群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