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砥砺奋进创一流 江西法院2012-2017年工作巡礼
作者:高苑轩  发布时间:2017-08-29 08:13:49 打印 字号: | |

核心提示: 

     “法媒银”崛起,首创法、媒、银联动惩戒失信被执行人新模式,誉响全国;

“收转发e中心”推广,探索“智慧法院”新路子,获最高法院充分肯定;

环资审判“三审合一”,助力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点赞无数;

……

弹指一挥五年间,江西法院甘苦育丰收,奋斗结硕果,各项工作稳步前进长足发展。

118家法院,从上至下,为了一个目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1825个日夜,不舍昼夜,向着一个方向,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五年风雨兼程,铿锵前行,五年砥砺奋进,铸就辉煌!回眸间,江西法院人以胆识为砚化汗水为墨留下了灿烂篇章!

   

争创一流跑出“加速度”

 

这是不忘初心创新发展的五年。

连日来,江西高院派出多个督导组,深入全省法院就“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进展情况以及落实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任务情况进行逐条逐项督查指导。

时间翻到2016313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时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两个月后,518日,江西高院召开“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推进会,就明确提出:“到20186月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

“三年工作,两年完成”,这不仅是江西法院人的担当实干,更是江西法院人争创一流的真实写照。

2016年年初,在经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江西高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结合全省省情和法院实际情况,决定在全省法院开展“坚持弘扬井冈山精神,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活动,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力争2/3以上工作进入全国法院先进行列”,用5年时间推动整体工作进入全国法院先进行列。

方向已定,争先创优的激情瞬间点燃。

随后,江西高院提出“五个一流”的争创目标,详细列出实现争创目标的计划图、时间表,推进工作有序开展。各级法院突出问题导向,对标立杆,圈定争创路线图,跑出争创“加速度”。

南昌中院提出“争全省首位,创南昌经验”工作目标,抚州中院全面实施争创工作“843”工作纲要,吉安中院细化“一年打基础、三年大提升、五年创一流”……

期间,江西高院多次开展争创工作专项督查,各中院通过挂点督导、定期通报等方法,推动各项争创部署落地见效、争创目标按期实现。争创活动开展以来,形成了竞相发展、重点突破、亮点频现的好势头,大要案审判、“智慧法院”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基本解决执行难、队伍建设等多项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的充分肯定。

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开展争创活动也将江西法院创新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培育和做大了一大批司法品牌。如江西高院牵头与江西日报社及18家商业银行联手打造“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在全国首创人民法院、新闻媒体、银行金融机构合作联动惩戒失信被执行人新模式,有关经验在全国综治“南昌会议”展示,被中宣部推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典型。借助这一平台,集中曝光的3.4万名典型“老赖”中,有6324人履行了义务,标的额达5.06亿元。抚州开展行政案件集中管辖试点,实现“民告官”案件全部异地审理;南昌中院打造少年审判新模式,让爱回归家庭;新余市渝水区法院成立家事、物业、金融专业审判团队,打造“司法高铁”;景德镇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党代会个人名字命名的“余梅工作室”、“金霞调解室”助力法官办案,对当事人家长里短纠纷立等可调;萍乡安源区法院设立金融审判庭,集中统一办理金融案件。

                      

服务大局展现新作为

 

这是担当作为砥砺奋进的五年。

726日,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冷氢化2线新增年产20万吨TCS项目开工,一个濒临倒闭的昔日“光伏巨头”,在多方的支持下,新余中院用足用活司法举措让企业重回发展的春天。

这也是江西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和保障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江西法院始终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应势而为,谋划工作,主动将审判执行工作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发展大局。出台保障服务全省“十三五”规划实施、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等一揽子意见,主动对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着力服务和保障全省重大发展战略。不久前,江西高院还先后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涉外商事审判职能作用为江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意见》和《关于为我省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指导意见》,分别提出17条、18条意见,为服务江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再次发力。

突出重点聚焦执法办案,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安全的严重刑事犯罪,深入推进打黑除恶、禁毒等专项整治活动,依法惩治李崇禧、斯鑫良、王天普、周文斌、李华波等职务犯罪,服务和保障平安江西、法治江西建设。主动服务重大领域改革,妥善审理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的案件,积极应对金融债权、民间借贷纠纷增长态势,坚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审理破产案件,稳妥推进执转破工作,着力服务和保障全省深化改革。围绕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15个,设立环境资源合议庭55个,旅游法庭巡回审判点76个,实行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模式,探索生态环境恢复性判决、设立环境修复基地,九江、武宁、铜鼓、宁都、安远等五地首批省级环境资源司法实践基地挂牌,着力服务和保障江西绿色崛起。加强陶瓷、LED等优势产业核心技术的司法保护,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依法加大特色产品商标和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依法加大特色产品商品和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印发促进创新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着力服务和保障创新型江西建设。 

   

司法为民架起“连心桥”

 

这是情系民生深孚民望的五年。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江西是一片红色的图景,也是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发源地。时间在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变,不变的是江西法院人的为民情怀。

五年来,江西法院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关注民本民生,全力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不断增强。落实立案登记制改革,依法确保有诉必理、有案必立,当场登记立案率98.25%

全面建成和升级诉讼服务中心,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建成实体、网络和声讯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基本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全办清”。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诉信访案件制度,健全“信、访、网、电”一体化受理网络,让群众告状不再难。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在线调解、网上缴费、远程查询等服务,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大力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探索令状式、要素式裁判文书改革,一审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61.65%。延伸审判服务触角,在金融、交通、税务、妇联、社区等部门机构和基层组织挂牌成立巡回审判法庭,推行收案、咨询、调解、审判等一站式服务。

将巡回审判重心向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倾斜,推出夜间法庭、流动法庭、圩日法庭、水上法庭等特色诉讼服务,就地化解群众民事纠纷。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庭、站、点”服务网络遍布城乡,打造“半小时”服务圈。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缓减免诉讼费9632.21万余元,发放司法救助金2027.3元,保障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从机关到法庭,从厂矿到田野,从工地到农场,从病房到船头,从线下到网上,江西法院全覆盖、全方位、全功能、全过程的司法便民网络已经形成。

                      

司法改革驶入快车道

 

这是顺应形势阔斧改革的五年。

824日上午9时许,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一起在当地有影响的故意杀人案在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担任该案审判长的是该院院长张雪群,公诉人则为该市检察院检察长燕晓华。

在江西法院,领导带头办大案难案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这也是江西司法改革的亮点之一。

面对滚滚的改革浪潮,江西法院压实改革主体责任,引导干警积极参与改革、支持改革,共选出首批员额法官3293名,占编制总数32.44%。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审判权运行模式,组建新型审判团队,进入法官员额的院庭长全部回归办案一线。出台员额法官办案规范、审判权力清单、审判责任界定等文件,规范审判权力运行,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司法体制改革引入第三方评估,促进司改积极稳步深入。推进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在抚州试点的基础上,九江、景德镇、萍乡、赣州、宜春、上饶、吉安7个设区市全面推开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改革。创造性地将执行工作嵌入综治网格化管理系统,列为综治考核、法治考评、信用体系建设考评和文明考评体系的重要指标,在全国率先建立综治网格化协助执行机制。

825日上午,会昌县法院西江人民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庭审画面和庭审记录在法官、当事人和旁听席前高清视频中实时显示。庭审结束后20分钟,当事人当庭拿到了民事调解书。此前8月初,该案原告通过申请在西江法庭办理了网上立案,当天收到了通过立案登记和开庭时间的短信提醒。

手指动一动就能顺利申请网上立案,庭审实况及庭审笔录法庭上同步显示,审判节点信息有短信提醒,还可以随时上网查询办案办理进度。

这是近几年来在江西法院参加诉讼的群众感受到的新变化。

江西法院坚持高位推动,加大投入,以“智慧法院”建设为依托,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转型升级和弯道超车,为司法改革插上科技的翅膀。

建成全省法院信息集控中心,实现“十个看得到”。全面推行网上办案,办案信息随办案进程同步录入办案系统。建立全省司法数据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审判运行态势。深化四大司法公开平台应用,公布裁判文书464494篇,网络庭审直播3649起,实现网上阅卷和案件查询。深入推进“智慧云”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应用系统的融合。创建诉讼材料“收转发E中心”,一揽子破解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和深度应用难题,探索解决“送达难”问题的新路,得到最高法院充分肯定。部分法院还开通了微信掌上法院、智能审委会、智能文书制作、风险防控、案情研判等系统,让信息技术更加精准地服务法官办案,方便群众诉讼。

 

队伍建设瞄准“五过硬”

 

这是监督执纪打铁练自身的五年。

    “今天的约谈主要是就你院在纪律作风建设中有关会风会纪问题向你们通报,请看暗访画面。”没有寒暄客套,见面直奔主题。这是今年6月省高院纪检监察室就会风会纪问题约谈一基层院院长和纪检组组长的镜头。

此前,江西高院就正人先正己,先“拿自己人开刀”。在一次全院干警大会上,院长葛晓燕对省高院一些部门、部分干警不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指名道姓进行通报,让全院乃至全省法院干警感受到了震撼。

五年来,江西法院始终抓住队伍建设根本,坚持以党建带队建,全面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司法能力、司法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法院队伍。坚持教育为先,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坚持挺纪在前,敢抓敢管,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坚持实干用人,强化干警业绩考核,走出了一条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的新路子。坚持典型引路,推出“全国模范法院”赣州市南康区法院、“全国十大我最喜爱的好法官”邹来水、“全国模范法官”陈小弟、左斌等一批在全国法院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获得省部级以上集体表彰354次,个人表彰942次。坚持文化兴院,举办全省法院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文体比赛活动,开展各种读书兴趣活动,陶冶干警情操。坚持抓早抓小,采取暗访、通报、约谈、问责等多种手段,向“庸、懒、散、奢”等突出作风问题亮剑。仅去年以来,全省各级法院开展审务督察3285次,开展专项整治487次,通报单位和干警150余次。坚持夯实基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向基层延伸。

 

“过去的五年,是江西法院事业蓬勃发展的五年,是江西法院干警奋发有为的五年,更凝聚着各级领导对江西法院工作的深切关怀和殷殷期望。”葛晓燕坚定地表示:“我们全省法院干警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拓奋进,勇争一流,不断开创全省法院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来源:江西法院网
责任编辑:靖法研